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彰显出鲜明的忧患意识和问题导向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底线思维的理论思考和实践运用,蕴含着深厚的前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化危为机意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量变与质变的原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底线思维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重要方法论。从发展脉络看,两者在逻辑上是契合的、内容上是相通的、要求上是一贯的。
始终贯穿“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强烈忧患意识。底线思维是忧患意识在思维领域的集中体现。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一再告诫全省干部,“形势越好,我们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无论是谋划部署、推进工作,还是维护公共安全、防范各种风险,习近平同志都反复强调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对面临的困难和矛盾要有足够的估计,对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于如何深刻认识“走在前列”的要求,习近平同志提醒全省上下要理解“先发地区”与“遭遇先发问题”的辩证关系。在2005年12月召开的浙江省委常委务虚会上,面对当时全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2000美元发展阶段和浙江开始进入人均GDP3000~5000美元发展阶段的情况,习近平同志分析指出,“我们既面临全国发展水平的‘大环境’,又面临率先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的‘小气候’,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这种‘双重性’和不同步性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多次在重大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考虑工作从最坏处预测,做最坏打算,打有准备、有把握之战。他还就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和指导部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忧患之情和责任担当,也深刻启示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常观大势、常思大局,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周详一些,做好应对最坏局面的准备,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始终彰显“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的鲜明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实质上是问题思维。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的过程,底线思维就是在思考解决重大问题中总结出来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反复强调要“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他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审视现实问题,针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保障、生态环境、平安稳定、反腐倡廉等领域设定的一系列底线,都是和具体的问题、具体的实践紧密结合的,都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大局的高度进行科学分析判断得出的,既具有预见性、前瞻性,又富有实践性、指导性。比如,针对21世纪初期浙江经济发展状况,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要素制约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切肤之痛,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遭遇‘增长的极限’”,创造性提出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理念,为浙江经济转换动能、提速升级开辟了崭新天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一直强调的工作要求。在习近平同志的部署推动下,浙江建立了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今全省已经建立完善了省、市、县(市、区)三级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十件实事”成了温暖群众心田的热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扭住深层次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力、精准发力。不论是实施中央八项规定,还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或是在教育、脱贫攻坚、就业、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等民生问题上,都设定了不同底线目标。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聆听时代声音、直面时代问题的务实精神和实干作风,也深刻启示我们:问题和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视而不见、错过解决的最佳时期,必须坚持守土尽责,始终以清醒的头脑直面问题,以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